当前位置: 地方人大常委会30年>>履职笔谈

围绕科学发展 创新人大工作

洪自成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9-05-12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而且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地方人大工作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用科发展观统领人大各项工作。

围绕科学发展,谋划人大工作。科学发展观所阐述的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既指明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道路,也为政治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开辟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和研究领域,为人大工作在更高水平和更宽视野基础上实现新的发展提供了舞台。地方人大工作要使自身观念和思维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提高,必须对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只有这样,人大工作才能与时俱进。一是谋划人大工作,要突出发展的全面性。人类社会的文明不仅包括物质文明,还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人大工作同四个文明建设都有关系,但它的本职工作和根本任务是民主和法制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人大是通过民主法制建设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所以,我们要以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政治文明建设这个全新的平台上,审视人大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构架人大工作的发展蓝图。二是谋划人大工作,要重视发展的协调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人大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协调发展的需要,对自身的工作内容、方式和效率等能动地进行变革。当前,必须正确面对、认真分析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依法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妥善解决社会成员收入差别悬殊、社会就业矛盾突出、城乡差别扩大、地区差别扩大以及公民参与政治、接受医疗、教育不公平等问题,同时引导人民群众以理性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化解社会不和谐因素。三是谋划人大工作,要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人大一方面在工作重点上应更多地、前瞻性地关注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通过监督检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将环境保护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协调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要督促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社会。

围绕科学发展,履行工作职责。人大的根本任务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人大职能的特点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通过依法决定重大事项、监督、选举任免等职权,保障和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人大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人大工作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人大自身优势和职能特点,把科学发展观切实贯穿于依法行使职权的各项工作和全过程,推动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好当家作主的权力。坚持走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更加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民生问题,多围绕教育、医疗、就业、群众生活、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等民生问题,确定监督议题,加强对民生问题的监督,更好地发挥人大在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维护民利方面的作用,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二要始终坚持统筹兼顾。人大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进一步落实“统筹兼顾”的要求,统筹安排好人大各项工作。要统筹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统筹运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等多种法定监督方式,统筹监督权与决定权的行使;统筹人大代表会议期间的工作与闭会期间的活动,统筹建立和完善人大代表履职的服务、保障机制与约束、激励机制;统筹依法行使职权与自身能力建设;等等。在人大工作中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包括局部和整体、眼前与长远、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通过做好人大工作,切实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为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三要始终坚持改革创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要深入分析当前人大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深入研究人大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人大工作效能。要善于把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及时作出决议决定,努力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围绕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科学选择监督内容,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手段,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要进一步畅通代表知情知政渠道,提高代表议案、建议的提出质量和办理水平,丰富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内容,不断调动代表履职的积极性;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依法履职行权的能力。

围绕科学发展,加强自身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适应新的形势,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议政能力和工作水平,以更好地发挥人大作为权力机关、代表机关和工作机关的作用。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转变发展观念。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首先从思想上转变发展观念。要加强学习,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决破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观落实的观念,坚决纠正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行为,真正把思想方法转到科学发展观上来。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坚持求真务实。人大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人大履职的各项工作中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听取群众意见,坚决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真正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切实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依法履行好各项职责。三是加强工作创新,促进长足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人大工作法律性和程序性很强,必须按照法律赋予的职权和规定的程序严格依法办事。要针对人大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通过理论创新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人大工作长足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要以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和加强常委会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通过制度创新,更好地保障人大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作者系湖北省竹溪县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09-5-12
责任编辑: 唐志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