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郧西县:“小站点”撬动民生“大支点”

来源: 湖北人大网  浏览字号:
  在鄂西北的郧西县,散布在乡镇、社区、产业基地的105个人大代表“家站点”,正成为基层民主实践的“前沿阵地”。这些看似普通的“小站点”,却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精心培育下,成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建议办理的“直通车”、民生难题的“会诊室”。
  近年来,该县人大常委会在发挥“家站点”作用上下足“绣花功夫”,通过创新“三个面对面”“相约在周二”“一线议事会”等机制,让代表履职更接地气、建议办理更见实效、民主监督更具活力。如今,这些“家站点”已成为全县人大代表履职的“主战场”,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让“小站点”迸发出“大能量”。
  “三个面对面”:让代表建议“落地有声”
  去年盛夏的羊尾镇代表之家,一场别开生面的“答辩会”正在举行。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晗拿着厚厚一摞材料,正向杨冰城代表“交作业”:“您提出的‘推进汉江沿线村庄环境整治’建议,我们已争取到2078万元专项资金,目前正在实施污水管网改造、绿化提升和文旅配套工程……”
  杨冰城边听边点头,不时插话询问细节:“资金到位后,后续管护机制怎么落实?”“产业配套能否带动村民增收?”王晗一一回应,并现场征求杨冰城对办理工作的新建议。这场“答辩式”的沟通,正是该县“代表建议集中督办月”的缩影。
  “过去提建议,往往是‘文来文往’,代表不清楚办理进度,承办单位也可能应付了事。”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朝晖介绍,为破解这一难题,郧西县将每年7月定为“代表建议督办月”,组织承办单位与代表“进家入站”,开展“三个面对面”——面对面答复代表、面对面反馈办理情况、面对面再征求意见,确保建议办理不走过场。
  这一机制效果立竿见影。杨冰城代表的建议不仅推动汉江沿线村庄旧貌换新颜,还带动了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村民李大爷笑着说:“以前江边垃圾遍地,现在成了散步的好去处,周末还有游客来拍照哩!”据悉,该机制实施以来,代表建议办理满意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建议落实率同比提升35%。
  “相约在周二”:群众身边的“民意直通车”
  春意正浓,马头山羊产业代表联络站内气氛热烈。今年3月11日,一场“产业诸葛会”开得热火朝天。养殖户、专家、人大代表围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如何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养殖大户老张眉头紧锁:“种羊退化严重,产羔率越来越低,专家能给支个招吗?咱们这深加工企业太少,好羊肉卖不上价啊!”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汪建成边记录边招呼专家现场解答:“可以通过科学选育解决,我们马上组织技术培训。”
  这一天正是3月的第二个星期二,也是郧西县人大“相约周二”固定接待日。全县235名人大代表如约走进105个“家站点”,零距离倾听民意。“群众随时能找代表,代表定期进站履职,这已成为我们的‘双向约定’。”
  养殖户李大爷也是“相约周二”的常客。去年他反映的“贷款难”问题,通过联络站提交后,县农商行很快推出“山羊贷”,利率优惠、手续简便,仅香口乡就有17户养殖户受益。“以前难办的事,现在联络站一协调就成!”李大爷点赞道。
  在城关镇东方社区代表联络站,每月第二个周二同样热闹。社区书记、县人大代表邓捍文的接待本上记满了群众诉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留守儿童课后托管、菜市场环境整治……“能解决的当场协调,复杂的形成建议上交。”一年来,该联络站推动解决民生问题83件,被居民称为“周二帮帮站”。
  “一线议事会”:把会议室搬到问题现场
  四月的生态环保代表联络站绿意葱茏,一场主题鲜明的“生态议事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县人大常委会把环保工作监督会议直接“搬”到了联络站,邀请县政府部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共同参与。
  “这是群众拍到的河道污染照片,请生态环境局看看!”居民代表李芬掏出手机,屏幕上浑浊的排水口令人揪心。市生态环境局郧西分局局长叶勇当场表态:“立即排查,三天内给出整改方案!”短短两小时的会议,6条“带露珠”的建议被写入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
  “坐在办公室满脑子困惑,走进家站点全是办法。”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庆东深有感触。近年来,该县创新“站点议事会”机制,将人大监督、调研、座谈等活动下沉到“家站点”,让民意收集更直接、问题解决更高效。在观音镇代表联络站,一场关于“农村饮水安全”的议事会,推动22个村的自来水管网改造提前半年完成;在涧池镇代表之家,人大代表与电商企业“头脑风暴”,帮助农户直播带货,当地绿松石和蜂蜜、土鸡等特色农产品销量大幅增长,户均年增收达3万元以上;在县工业园区人才代表联络站,企业代表提出的“招工难”问题,通过人社部门“点对点”招聘会得到缓解……
  “家站点”要真正发挥作用,不能只挂牌子、摆桌子。该县人大常委会在规范化建设、常态化运行、实效化考核上做足了文章。按照“便于联系、覆盖全域”原则,在乡镇建家、行业设站、村社布点,形成“16+80+8+1+N”代表阵地“全覆盖”。推行“代表履职积分制”,将进站次数、建议质量、问题解决率等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连任的重要依据。建立“收集—交办—督办—反馈”闭环机制,明确简单问题3天办结、复杂问题1月反馈。2024年,累计解决道路修缮、医保报销等民生实事960余件。
  从汉江岸边的环境蝶变,到马头山羊产业的蓬勃发展,再到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该县的“家站点”犹如一颗颗“民主种子”,在基层土壤中生根发芽。在这里,人大代表的履职故事每天都在更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
  “家站点虽小,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神经末梢’。”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勇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家站点’作用,让民主实践更鲜活、更接地气,真正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处。”
  行走在郧西大地,一个个“家站点”的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正悄然书写着新时代基层民主的生动篇章。(周勇 陈兰)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