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五联工作法”凝聚协同合力
通讯员 何裕东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冯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坚持系统观念”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条原则,强调“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近年来,广西人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创新运用“五联工作法”以党建带系统、促业务,推动自治区各级人大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经验联推,构建党建新格局
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党建引领就跟进到哪里,人大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广西人大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建立完善全区人大系统协同推进重点工作机制,连续5年组织召开全区人大系统党的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2025年新年伊始,首次召开全区人大机关党建工作座谈会,一批鲜活的党建经验、一些创新的工作举措得以推广。贺州市八步区人大以党建共促为牵引,创新省际边界人大互联共建模式,与广东怀集、封开、连山,湖南江华等4个毗邻省际边界县、16个乡镇全覆盖签约入驻省际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立促进合作六项机制,深化跨区域合作,助推桂粤湘共融共赢发展。
方法联试,搭建联动新载体
广西人大创新开展“机关党建+行动学习”专项行动,形成一批看得见事业发展、看得见干部成长、看得见作风转变的优秀案例。财经委党支部采用“立法+监督”、“专项报告+执法检查”工作模式,服务常委会连续三年对平陆运河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监督,加快推进平陆运河保护与管理条例立法进程。2025年1月,平陆运河保护与管理条例提请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切实助力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这一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
同时,推动渝桂两地人大常委会建立合作机制,明确协同立法、联动监督、联合开展代表活动等合作内容,协同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通过先行先试,推动全区人大系统以“机关党建+行动学习”为载体,释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效能。
品牌联创,树立工作新标杆
加大党建联建力度,联动14个设区的市开展党建品牌联创共建活动,将触角延伸到社区、民营企业、重点项目一线,激发各党支部争先创优的动能。
桂林人大围绕大局、贴近基层,创建系列党建品牌,形成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与工作绩效融合联动的良好局面,市人大机关党委与灵川县大境瑶族乡党委共同组成党员驻村服务队,到乐育、松江两个脱贫村联农助农,把小木耳做成致富大产业,共创“党旗领航•乡村振兴”品牌。百色市人大创建“对外友好合作交流”党建品牌,与越南高平省建立了双边友好交流合作机制,推动两地在口岸建设、边境贸易、互联互通、环境保护、文体旅游等多领域务实合作。
亮点联宣,拓宽宣传新矩阵
区市县人大同步联动下好“大宣传”一盘棋,在主流媒体刊发“法”人说“法”专栏39篇,播出电视节目“人大故事汇”18期、“法入万家”48期、电台普法情景剧4期24场次。
大力宣传五级人大代表“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年度主题活动,展现全区各级人大履职实践和代表风采。创新开设“广西人大党建”微信公众号,同步联动广西人大“刊网微”融媒体平台,宣传区、市、县、乡四级人大党建促业务的创新做法和典型案例,实现制度文件、学习资料等互联互通。
成效联促,展现协同新成效
广西人大以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切入点,持续推行区市县人大民族工作三级联动制度,上下联动听取和审议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实施情况报告,持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立法工作。截至2024年,广西现行有效或者批准的涉民族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决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共131件,全区12个自治县单行条例制定全覆盖,形成具有鲜明广西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
围绕高质量发展、扩大开放、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广西人大与设区的市人大联动推进立法、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代表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等活动,不断增强全区人大工作整体实效,为建设壮美广西提供坚实法治支撑。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