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九江市人大:积极助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 江西人大网  浏览字号:
  九江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主动作为、精准发力,突出重点抓监督,靶向发力促落实,闭环管理提质效,打出一套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的“组合拳”,全市人大农业农村工作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策应大局“谋”而“决”
  在“一枝一叶”中找准全市人大农业农村工作的切入点,彰显人大农业农村工作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这既是人大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责任担当,也是人大立足职能精准有效开展工作的思谋重点。
  抓住了乡村振兴,便扣住了“三农”工作的大局。把督促乡村振兴的各项法定要求落地,作为人大工作的有力抓手,通过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江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执法检查,深入县乡村组、田间地头,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全面了解掌握“一法一条例”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督促政府责任有效落实、工作改进提升。
  九江素有“三大茶市”之首的美称,推动“绿色”变“金叶”,是人大助力产业振兴的发力点。聚焦茶叶产业发展,采取汇报座谈、明查暗访方式交错推进,进茶企、入茶园、问茶农,在深入开展市内调研的同时,赴外地市学习取经,针对当前工作中的短板弱项,提出加强政策集成、龙头培育、科技创新、立法保障、联动管理等建议,积极为如何推动我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聚焦林长制工作,市人大常委会换届首年就将林长制工作推进情况列入当年度重点监督计划,开展专项工作评议,跟踪了解工作落实情况,相关领域的一揽子监督工作就此铺开。针对庐山松材线虫病防治仍显滞后、林业生态价值实现有待创新等问题,将《九江市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制定工作列入2022年度立法计划,条例于2023年5月正式施行;2024年,市人大农委牵头组织调研组对我市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2025年,市人大农委还将牵头对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情况开展专项监督。
  聚焦民生“鼓”与“呼”
  “要加大监管力度,狠抓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等重要环节,从生产流通两端发力,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2022年7月,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颇为关注,在分组审议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时,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提出要求。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和基础,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此,市人大农委坚持从田头到餐桌,全链条守护“舌尖安全”。随后,一条条“接地气”“冒热气”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并转交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办理落实。
  “农村供水服务体系不够完善、部分小型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标准低的问题依然存在。”“要加大对粮食收购政策的监管力度,通过立法保障粮食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面对乡村振兴领域的新形势新任务,市人大农委聚力聚焦助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工作重点,先后开展了农村饮用水安全、粮食流通安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及基础设施保障、气象服务“三农”建设等专题调研活动,提出有关意见建议,倾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米袋子”“水瓢子”。这也是一次次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履职尽责的生动实践。
  汇聚合力“议”与“行”
  “全市各级人大农委要切实强化“一盘棋”意识,密切沟通协作,相互支持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各涉农部门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积极配合人大工作,在增进工作联系中共谋发展新篇。”
  “市人大农委组成人员要加强全面系统学习,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强化示范带动,引领一方发展;真切关注民生,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每年召开全市人大农业农村工作会、市人大农委组成人员及对口联系部门座谈会、人大代表建议督办会等会议,对“三农”领域立法、监督等工作全面总结、作出部署,传递着市人大常委会强联动、聚合力,助力乡村振兴的决心。

  较真见真功,务实见实效。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强效监督和各地各部门的积极作为下,去年以来,全市上下推动“三农”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粮食生产保障有力,脱贫成果持续巩固,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改革动能不断增强。“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两持续、四着力’重点难点问题,驰而不息开展跟踪监督,同时强化协同配合,联动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不断提升做好人大‘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市人大农委负责人说。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