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2025年“一要点三计划”出炉
安排审议省级法规项目19件、安排监督项目33项、开展“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4月9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工作要点及立法计划、监督工作计划、代表工作计划(即“一要点三计划”)印发,全年“任务书”正式出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据了解,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将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紧扣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省域样板,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在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取得新成效,为广东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立法工作:
今年计划安排3个涉大湾区立法项目
9日下午举行的全省立法工作会议印发了《广东省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立法计划》(以下简称“立法计划”)。
根据立法计划,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今年计划安排继续审议、初次审议法规项目19项。
具体而言,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将实施好粤港澳大湾区专项立法计划,制定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发展条例、促进粤港澳气象合作发展条例,指导聚焦促进大湾区内地九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大协同立法力度。
突出全方位扩大内需,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快递条例等。突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抓紧制定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低空经济发展条例,研究制定数据条例、促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条例等。突出助力“百千万工程”,制定县域经济振兴条例等,研究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突出法治广东平安广东建设,修改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研究制定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等。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定民办教育条例等,修改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征兵工作规定等。
同时,根据国家、省委对立法工作新的部署,省人大常委会还将加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领域立法调研,及时增补相关立法项目。
此外,在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面,广东将全面落实代表参与立法工作机制,探索省人大代表挂钩联系法规项目制度。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充分发挥江海、南沙、福田三个“国家级”联系点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创新“双向转化”“采纳反馈”方式方法,进一步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推动茅洲河流域、练江流域、桑浦山保护和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等市域协同立法,探索跨省域协同立法。
监督工作:
围绕中心和群众关切安排监督项目33项
做好人大监督工作,关键是在“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上下功夫。今年,省人大常委会聚焦全省改革发展大局和群众关切期盼,共安排监督项目33项,切实做到发展所需、改革所向、监督所至。
在助推建设世界级的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方面,省人大常委会将重点调研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群规划建设治理、科技创新引领、基础设施高效互联、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情况,并结合问题提出工作建议。同时,还将重点检查大湾区内地九市,并检查汕头、汕尾、阳江、湛江、茂名、潮州、揭阳七个沿海市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实施情况。
助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省人大常委会今年的重点工作。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将打出监督“组合拳”,开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专题询问,专题调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听取审议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等情况的报告,检查科技创新条例实施情况,依法推动“产业科技创新”专题询问整改意见的落实等。
助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省人大常委会将强化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监督,扎实做好计划、预算、审计等法定监督工作,听取审议外事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听取审议2024年度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类企业)管理情况等专项报告,开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和“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情况专题调研。
助推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今年将听取审议2025年省十件民生实事实施情况和2026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安排的报告,并开展测评,听取审议老年助餐服务和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托育服务等情况的报告,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等专题调研。同时,围绕助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对典型镇、村开展蹲点式调研,探索总结农村改革发展新思路、新方法。
代表工作:
提升代表议案建议工作质效
代表法修改颁布实施后,今年的代表工作有何安排?根据代表工作计划,省人大常委会将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围绕人大立法、监督工作多渠道、多方式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把群众所思所盼所愿体现到相关议案建议和审议发言中,推动从法律上、制度上解决问题。同时,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坚持全省四级人大联动、五级代表行动,按照“集中一个月、履职贯全年”的原则,开展“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主平台,是实现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主阵地。省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落实联络站相关工作机制,完善联络站民主民意表达平台作用,常态化接待群众、常态化开展活动、常态化反映民意。支持联络站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基层党建平台、社区服务中心等共建共用,推动建立产业、行业、园区、区域等特色型联络站。
提升代表议案建议工作质效,健全代表建议答复承诺解决事项“回头看”工作机制,做实常委会重点督办、常委会领导年中检查督办、委员会归口重点督办代表建议工作,推动承办单位实现重点办理一项代表建议、解决一个方面问题、促进一个领域工作。
此外,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还将做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代表常在、群众常来、实事常办”“三常”模式和“省人大常委会评议+市县乡人大代表票决+基层民生微实事立办”三重架构。持续创新实施省级民生实事评议工作,年底对今年省十件民生实事实施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并对2026年候选项目进行测评,确保形成民生实事评议工作闭环。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