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杨永:以农文旅融合助力打造苏北“江南水乡”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王萍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杨永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岐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走进岐山村,古色古香的建筑、整洁有序的街巷、山水环绕的美景……处处呈现欣欣向荣的乡村活力。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岐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永说,岐山村坚持把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工业作为增加农民和村集体“两个收入”的重要途径,走出了符合岐山实际和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同时,岐山村依托紧邻大运河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成立物业管理公司,员工全部为本村村民,通过成立装卸服务队伍、提供物业服务管理等方式增收,鼓起了富民、增收“两个口袋”。
  这些年,杨永带领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们推进生态修复,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步道修起来、凉亭搭起来、绿植栽起来,昔日满是伤痕的岐山采石宕口大变样,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获得了全国文明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按照“依山塑形、借水铸魂、傍田生景”的思路,岐山村还推进山体公园、玉带河、亲水公园、龙吟潭、观景亭建设,把荒山野岭、废弃汪塘、垃圾堆放点打造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如今,从“一户美”到“户户美”,再到“全域美”,村里的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提升,勾勒出一番乡村生活新图景。
  美丽的岐山村不仅滋养着村民,还吸引来了文旅产业。“2023年电影《公主坡》将咱们岐山村作为取景地,村民‘群演’的热情与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摄制组。”杨永说,以此为契机,岐山村正创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影视基地,带动村子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让村民的“钱袋子”更鼓。
  杨永介绍,如今,坚定不移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苏北“江南水乡”,带动乡亲们共同富裕,成为适宜岐山村发展的又一个好路子。
  在杨永看来,岐山村“蝶变”的密码,就在于打造了一个富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
  “群众利益无小事,不管何时何地,只要有群众来找我,我都会认真听取群众对我说的每件事。”杨永说,20多年来,他同乡亲们一道拼、一块干、一起奋斗,以实际行动和真情付出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信赖。“发展农文旅,涉及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整体规划等方方面面,村民的支持很重要,大家都劲往一处使,心非常齐。”
  “这是岐山村的村容村貌;这是我们举办农民趣味运动会,村民在比赛插秧;这是我们村的产业,120亩的红梨园,是江苏省唯一一家种植杏李恐龙蛋品种的农场。”在2024年全国人代会期间,杨永把三张岐山村照片带到了会场。杨永说:“照片代表着岐山村‘生态美产业兴乡风淳’,带到北京也是想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美丽乡村的崭新面貌。”
  “没有千顷地,怎打万石粮”。作为一名来自乡村的基层代表,2024年,杨永带着岐山村“小田并大田”的经验,向大会提交了一件关于由村集体牵头实施土地规模经营的建议。
  杨永介绍,2025年他将围绕农文旅深度融合、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交相关建议,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言献策。2025年全国人代会前夕,杨永继续在村里走访,对建议做最后的修改。他结合自己长年扎根乡村的经验,希望为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尽一份力。
  “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到村里来,投身乡村特色产业,乡村振兴要靠一代代人来持续推动。作为乡村振兴的践行者,我将把最基层的心声带到全国人代会上,尽我所能为美丽乡村建设鼓与呼。”杨永说。
杨永代表(中)和村民商量村务,力求为村民做好事实事。(代表供图)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