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宿迁人大:创新开展“我是代表我先行”活动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代表力量

来源: “江苏人大发布”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人大代表是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每个人都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
  宿迁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入推进“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部署开展“我是代表我先行”活动,动员全市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踊跃投身改革发展火热实践,以走在前、做示范、勇争先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履职尽责,为谱写“强富美高”新宿迁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在全市五级人大代表中开展‘我是代表我先行’活动,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创新之举,也是激发代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现实之需。”宿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冯岩动员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要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开展助力产业发展提质、助力城乡建设提档、助力基层治理提效、助力民生服务提优等“四助四提”活动,以舍我其谁的主动精神勇当先锋,竞相绽放为党分忧、为民履职的最美风采。
  “本职+履职”
  扛起先行使命
  人大代表既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也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既有本职工作,也有履职义务,这就要求代表们要牢记双重身份、担负双重责任、致力“双岗建功”,不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
  2018年,省、市人大代表,聚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玉飞来到宿迁,参与并见证宿迁光电产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首个迈上千亿产业台阶的发展历程。曹玉飞表示,将踊跃投身“我是代表我先行”活动,积极投入、主动融入,当好产业发展“开路先锋”、营商环境“观察大使”、社情民意“民情纽带”切实在助力产业发展提质方面贡献更大力量。
  在本职岗位上做标兵,这是曹玉飞等代表的共同心声。大家一致表示,要立足自身岗位各尽其职、各展所长,争做干事创业的排头兵和领头雁,当好稳增长、防风险、惠民生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带动行业产业共同发展、周边群众共同富裕。
  与此同时,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动员各级人大代表倍加珍惜政治荣誉、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积极参与人大立法、监督、审议等各项工作,不断增强服务大局、调查研究、依法行权的能力和本领,在履行职务上当先进。
  在宿豫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袁恒看来,在全市五级人大代表中开展“我是代表我先行”活动,既抓住了服务发展的关键点,又找准了人大履职的切入点。“我们立足人大职能,迅速行动起来,以代表引领示范凝聚发展合力。”袁恒介绍,宿豫区人大常委会将按照“四提四助”要求,引导代表坚持学思践行、项目引培、守正创新、联系群众、监督问效“五个做示范”,实现建言献策、助企发展、破解难题、参与治理、服务民生“五个走在前”。
  为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队伍建设,宿迁市人大常委会专门研究制订了实施“三强六培”工程的指导性文件,引导代表对照“强化三项责任、提升六种能力”的总要求,全面提升履职水平,筑牢“忠诚为民、崇法尽责、先行善为”底色。
  “个体+集体”
  激发先行作为
  集体行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行使的原则,也是代表执行职务的准则,只有每个代表都发挥出应有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会生机盎然。
  “依托‘我是代表我先行’活动,我们着力抓牢先行项目,抓实代表小组,将个体善为和集体有为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级代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人大工作整体跃升。”宿迁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苗娟说。
  研读《关于在全市五级人大代表中开展“我是代表我先行”活动的通知》可以发现,“我是代表我先行”活动最显著的特点、最有效的抓手就是项目化推进,通过“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保证行动可视可感、可评可判。
  总的要求就是,每位代表每年认领至少1个先行项目,项目作为履职“双报告”的重要内容、成效纳入履职评价加分事项;每个代表小组每年认领1—2个先行项目,列入年度活动计划。“我们将拿出精研细磨的钻劲‘选好题’、全力以赴的拼劲‘答好卷’、久久为功的韧劲‘得好分’,以项目的多点突破实现活动的全面开花。”宿城区人大代表、耿车镇大众村党委书记张坤表示。
  代表小组是闭会期间开展集体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宿迁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各小组以规范、特色、有效为目标,切实找准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基层治理、民生服务四大领域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科学制定工作计划、活动安排,用好“代表集中活动周”“专业代表+”等平台,以“小分队”成就“大精彩”。
  对此,沭阳县人大常委会已拟定落实关键举措。“我们充分发挥代表小组作用,进一步完善我县人大代表在家坐诊、出门巡诊、电话接诊、专家会诊‘四诊’工作法,坚持人大代表‘1+10’挂钩机制,明确每名代表走访和联系10名以上群众和企业家,确保代表履职接地气、有实效。”沭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侯志娟介绍。
  “常态+长效”
  厚植先行动能
  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我是代表我先行”活动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长久之计,已在制度化、规范化上下功夫,以常态长效激发履职强劲动能。
  聚焦做好联系群众文章,按照“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要求,进一步优化“三联”、专工委联系代表、街道议政代表会等制度,拓展“家站点室”、基层立法联系点等载体功能,在推进民生“六优”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等方面广泛听民声、察民情,多措并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为畅通民情民意表达渠道,宿迁市人大常委会将创设“代表之声”专刊这一新载体,以人大代表经济运行观察点和社会事业发展观察点、“宿话说”平台以及“我是代表我先行”活动为信息源,把基层群众的呼声和代表的建议直接向市委反映、向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反馈,架起社情民意的“连心桥”。
  聚焦做好代表建议文章,按照“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要求,构建代表建议全周期管理闭环机制,围绕“提得准”,健全调查研究制度,组织“代表建议调研月”活动,引导代表聚焦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提出针对性建议,发出代表“好声音”;围绕“办得好”,深化代表建议协商办理、“五位一体”督办、闭会期间常态化处理反馈等机制,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值得一提的是,宿迁市人大常委会今年还将在媒体开办“民呼我应·建议督办面对面”栏目,以电视访谈的全新形式将代表建议督办工作置于公众视野之下,全年按季度分别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营商环境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建设和民生实事四个专题现场督办代表建议,促进建议办成率和满意率稳步提高。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