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曹琛:“小雨伴我”促进社区治理现代化
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小营巷社区,一只叫笨笨的“机器狗Go2”最近成了明星。它每天驮着馒头和人大代表民情民意收集筐,循环播放着接地气的顺口溜,与“小雨伴我”志愿者一起走家串户给孤寡老人送“小雨馒头”。
这只温暖的“机器狗”,是曹琛等4位全国人大代表送给小营街道全体居民的一份新年礼物。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小营巷社区党委书记曹琛立足基层代表参与社区治理的本职,始终以服务群众为己任,不断探索和创新社区治理模式。
搭建百姓与政府连心桥
黛瓦白墙、青石板路、老墙门窗明几净……小营巷,杭州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就坐落于这条江南名巷里。
2018年4月,曹琛第一次走近老墙门,带领社区同事提着布袋、笔记本、水杯走街串巷听取居民意见建议。
2023年2月,曹琛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肩头责任更加沉甸甸。怎样搭建百姓与政府的“连心桥”,当好群众的代言人?她的第一份代表建议聚焦充分发挥“敬老”公益组织辐射作用。
2022年夏天,曹琛带领团队地毯式走访排摸,发现社区内193位独居、空巢老人用餐等自我照顾能力明显不足。
她通过社区与公益慈善社会组织合作,动员低龄活力老人组成公益互助志愿团队,从给独居老人的一顿暖心公益餐开始,打造“小雨伴我”社区基层治理品牌。
曹琛说,“小雨伴我”中的“小”取自小营巷地名首字,“雨”取自小营巷的党建品牌“雨露红巷”,“伴我”则寓意“陪伴未来的我”。
曹琛完善议事协商会等机制,在敬老助餐基础上,结合不同群体需求和服务意愿,从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公共治理三方面出发,打造多个治理分场景,包含“小雨送餐”“小雨馒头”“小雨农场”“小雨新愿”等多个服务项目,编织起基层治理的全周期服务。
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小雨伴我”公益互助志愿者逐渐成了穿越墙门胡同的风景线。
“这些年来,我与同事们在工作中也越来越能体会到社区治理中的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基。”曹琛感慨,通过一年多的两万多次敲门,我们将亲切问候、平安嘱咐带到每一户家庭,并将居民问题需求带回社区,形成解决问题的闭环。
科技助力基层治理创新
跑步翻越、花式跳舞、背负重物……“机器狗”在这个春节很忙。事实上,小营社区的“机器狗”在春节前就已上岗,除了送馒头,还充当小区平安、反诈宣传以及夜巡志愿者等。
曹琛说:“科技创新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通过在‘小雨伴我’这块基层治理试验田上引入‘机器狗’的方式,我们尝试打开基层治理融入人工智能时代的大门”。
目前,曹琛正在为参加全国两会调研走访,准备提出利用AI技术进一步加强基层减负增能、提升社区工作者服务精细化水平的建议。例如创设“Al+社工场景(数字社工)”,实现“人”“数”即刻响应,有效提升社区工作效率与服务效能,让管理无感、服务有感。
曹琛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像‘机器狗Go2’这样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基层社区治理,让科技创新与民生改善深度融合,为居民创造更加便捷、温馨的生活环境。”
党建引领居民广泛自治
“一家人,一辈子,一条心,一道门,一锅饭”,这是曹琛的目标,要把社区打造成一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
在社区里吃上省心饭、舒心饭是不少老年人的期盼。集思广益之后,“小雨共享厨房”应运而生。
曹琛认为,随着以党建引领、社区工作者及志愿者为基础的社区基层治理内核力量渐渐拥有中枢化能力,可源源不断协同链接到社区内外资源力量。“小雨伴我”从场景到全景、从小善到大义,使几百名志愿者撬动服务了万人社区,这就是来自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智慧与能量。
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日子里,曹琛走进机关、企业、校园等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朋友圈”优势,从平时收集的数百件家长里短的“小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今年全国两会上,曹琛继续将目光投向加强社区治理,她坚信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引导广大居民和各类社会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参与社区治理,一定会把服务老百姓的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
记者手记
在杭州这座科技日新月异的城市中,沿着闻名遐迩的小营巷,曹琛结合人大代表履职工作,在社区基层治理和服务中探索创新方法,致力于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居民最关心的问题,对居民的每项诉求都力求做到精准施策、高效服务,让每位居民都能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真正将社区基层治理现代化落实落细。(记者 王春)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