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让每一件代表建议都“落地有声”
—— 聚焦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赵祯祺
代表建议是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方式,认真研究办理代表建议是国家机关的法定职责。2024年12月2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郭振华在作报告时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两个联系”为抓手深化和拓展代表工作,提升代表建议提出和办理质效。
一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同各承办单位深入落实“两个联系”要求,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认真研究办理代表建议,把代表反映的民意诉求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国家机关各方面工作中,转化为促发展、惠民生、暖民心的政策举措,实实在在提高办理效果。
同题共答、同向发力,9235件代表建议全部办理完毕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充分发挥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中的带头作用。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人民公仆意识,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倾听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们牢记“国之大者”,依法履职尽责,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9235件,充分体现广大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热情和责任担当。按照全国人大组织法和代表法的有关规定,9235件代表建议交由213家承办单位研究办理。
2024年4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刘奇主持会议。
闭会期间,代表们依法提出代表建议105件,已按规定交由73家承办单位研究办理;应邀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列席代表座谈会的代表提出的关于养老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的85条建议,分别交由23家承办单位研究办理。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转交的代表建议,也及时交由相关单位研究办理。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强化重点督办建议工作。2024年4月16日,委员长会议审议确定20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重点督办建议,涉及代表建议225件,交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9家单位牵头办理,由全国人大财经委等7个专门委员会负责督办。这是自重点督办建议工作机制建立以来,首次提请委员长会议审议并确定选题,重点督办建议选题的针对性、协同性、全面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一件件来自基层、来自实际、来自群众的建议,凝聚着代表们的智慧和心血,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国家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发展的真切期盼。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承办单位牢固树立为代表服务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观念,“提交办督”一体化推进。“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建议已经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郭振华在作报告时说。
密切配合、协同联动,加强同人大代表的联系
为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各承办单位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贯彻落实到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全流程、各环节,健全联系代表的制度机制。
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代表建议工作情况报告,强调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代表建议工作,在抓落实、促转化上下更大功夫。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强调要把高质效要求贯彻到办理全过程。
重点督办建议是推动代表建议办理落实的制度性安排,是发挥代表建议服务大局功效的重要抓手。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各承办单位“督”“办”协同,形成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工作合力。结合常委会中心工作,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社会委积极协调、主动联系有关部门推进办理工作,面对面向代表通报工作情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结合重点督办建议办理,研究梳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8个方面34个问题,锚定重点难点确定调研提纲,力争办好一项重点督办建议、解决一个方面问题、促进一个领域工作。
加强全过程沟通联系,是代表建议办理的一大亮点。报告显示,各承办单位持续深化同商共议、同研共办,建议办理沟通更具针对性、更显有效性、更趋经常性。比如,税务总局梳理每名代表涉税意见建议及办理情况,促进精准联络对接。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展建议办理“回头看”,对2023年办理的部分代表建议进行回访,就重点关注问题深入交流。
同时,各承办单位在办理中注重深入分析代表建议,更好发挥代表专业特长。比如,国家文物局邀请3位文博领域代表参加建议办理座谈会,共同研究推动文物保护工作。民航局邀请残疾人代表参与相关标准指南制定及评审工作。中央空管办在建议办结后邀请长期关注航空、空管领域代表听取意见建议。有的承办单位还借助信息化手段服务代表依法履职,如中国残联通过政务微信向代表逐一通报办理情况,帮助代表尽快查阅建议答复、了解办理情况,财政部将《财政工作信息》等上传平台,方便代表知情知政。
不仅如此,在办理中,各承办单位还细化办理流程,提高办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办前细化流程规范: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港澳办、交通运输部、国家民委等坚持问题导向修订办理细则,有针对性地细化建议办理规范。办中实化督促统筹:保密局、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通过召开内部推进会等方式压实办理责任,确保按时办结。办后具化考评问效: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开展建议办理评选表扬工作,进一步调动部内各单位高质量开展服务代表工作的积极性。
通过深入分析建议、加强沟通联系、大兴调查研究、完善制度流程,各承办单位不断增强办理质效,推动一件件代表建议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更好助力高质量发展,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靶向发力、积极作为,努力将“睿智之言”转化为“良策实招”
报告显示,各有关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精心组织开展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求真务实、突出质量,努力将人大代表的“睿智之言”转化为推动工作的“良策实招”,具体体现在五个“聚力”。
聚力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市场监管总局吸纳相关代表建议,加快修订出台《商业秘密保护规定》,鼓励企业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商务部推动印发《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助力建设贸易强国。
聚力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相关建议办理,教育部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等一系列试点。工业和信息化部采纳支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等建议,支持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支持20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聚力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推动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国家卫生健康委大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推进城乡、县乡之间用药联动管理机制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权益维护服务指南等规定,切实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聚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生态环境部联合14个部门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提出22项重点任务,为推动重点行业开展碳足迹核算工作提供政策支撑。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白皮书编写发布工作,印发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保护行动计划。
聚力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以代表建议反映的问题为线索,农业农村部制定《大豆全产业链问题清单》,梳理出生产、加工等6个方面34个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国家粮食局针对“地趴粮”问题,制定推动解决东北“地趴粮”问题的8条措施,加强农户科学储粮技术指导和服务。
“全力办理问效,让代表建议落地有声。”建议办理工作得到代表们的充分肯定和点赞,这也是各承办单位、督办部门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的鲜明写照。
同时,作为支持和保障代表履职的工作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全面贯彻实施代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认真履行议案建议工作的统筹管理职责。报告指出,代表工委在着力加强前端统筹、完善办理统筹、推进督办统筹、强化综合统筹等4个方面,健全完善代表建议工作机制,努力推动代表建议工作提质增效。比如,改进代表议案建议批办流程,进一步提升议案建议批分交办精准性;把握关键时间节点,督促依法按时完成办理任务;加强代表建议分析与应用,形成多份专题分析报告供常委会审议相关议题时参考……
代表建议一头连着党委和政府,一头连着万千群众,传递着人民呼声,凝聚着人民期盼。郭振华表示,代表工委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两个联系”为抓手深化拓展代表工作,稳中求进推动代表建议工作提质增效,更好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为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新的贡献。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