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携民意传民声 献良策谋发展

来源: 广东人大网  浏览字号:
  
  1月15日上午,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广州开幕。来自全省各地、各行各业的700多名省人大代表,怀揣为民发声谋福祉的拳拳之心,带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真言良策,围绕多个领域诉民情、道民意、建良言、献良策,搭好民情民意的“连心桥”,努力推动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省域样板。
  1月15日下午,广东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到韶关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
  黄楚平强调,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要实施好粤港澳大湾区专项立法计划,紧扣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高质量打好立法、监督、决定、代表工作“组合拳”,以法治之力助推广东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
  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是广东的立省之本,也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利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巩固提升制造业当家优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代表们备受鼓舞,纷纷结合自身所长,为加快制造强省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高地等工作献计献策。
  李继波 省人大代表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湛江卷烟厂主任工程师:在产业结构和调整方面的一些建议,加大广东省的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政策的快速扶持和资金投入,推动形成产业的集群效应,制定针对性的产业政策。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做实“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推动基础设施聚线成网,促进粤港澳民生融通。代表们也就如何更好地促进大湾区城市群间的互联互通发表建议。
  肖时辉 省人大代表 珠海大横琴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 副总经理: 目前,深圳至珠海铁路需要绕行至广州南,距离218公里,时间将近2小时,深茂铁路通车以后,预计耗时也要超过1个多小时,建设深珠高铁十分必要,可以实现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合作区高效便捷联通,促进珠江口两岸产业经济协调联动发展。
  广东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发展海洋经济资源优势明显。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布局更多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项目,打造“蓝色粮仓”,把海洋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发展活力,加快打造海上新广东。然而如何破译海上新广东的发展密码?对此代表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黄舜梅 省人大代表 珠海市龙胜良种鱼苗培育有限公司总经理:培育优质新品种,推广先进技术,搭建智慧化渔业管理平台,重点培育种业龙头企业,通过政策扶持和资源整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产种业企业。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如何促进短板弱项补齐补强?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广东加力提速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对此,代表们给予充分肯定,他们表示要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电商销售等方面持续深入调研,贡献自己的力量。
  黎东梅 省人大代表 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小三江镇登阳村党总支部委员 村委会委员:下一步,我将继续担当作为,发挥代表的优势,特别是在产业发展方面,继续依托我们本地的资源优势,引导村民发展特色的产业,还有绿色的农业,推动产业链向更高的延伸,也要积极探索电商销售等新型销售模式,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我还将继续加强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为粤北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郁华 省人大代表 湛江市坡头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 局长 四级调研员:能不能充分考虑,我们这种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区的实际,能够等同跟县的待遇,去平等分配典型镇的补助基金。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教育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工程。2024年,全省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52万个。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推进“新强师工程”,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对此代表们也就如何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建言献策。
  姚训琪 省人大代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 校长:我非常关注的是政府工作报告里关于增加义务教育学位,让我们更多的孩子不仅有学上,还能够上好学,当然我们也希望我们要尽快补齐普通高中学位的短板,希望在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过程中,让普通高中也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了增进人大代表与承办单位之间的更多了解、更多沟通,提高代表建议的办理质效,1月14日下午,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提办对接”现场活动举行,政府“摆摊”,代表献计,双方面对面谈想法话对策,就相关建议形成初步交办意见。
  王东江 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去年我们进行一些调研,也发现仍然存在沟通联系不够紧密(的实际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今年就创新机制,就利用大会的时候,专门召开这么一次提办对接会议,目的就是要增进承办单位和代表的双方了解,然后既提高代表的建议质量,同时也推动办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1月18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广州胜利闭幕。700多名人大代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积极依法履职尽责,提出了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百千万工程”等方面的建议1046件,代表们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做精做实“代表常在、群众常来、实事常办”的广东模式,共同绘就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全省人民美好生活新图景!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