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黄河岸边繁花开
——中华环保世纪行2024年宣传活动走进山东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徐航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黄河,翻过青藏高原、穿过太行山脉,一路蜿蜒奔涌过8省区,在山东省结束5464公里的漫长旅程,注入渤海。
黄河流经山东省9市、25县(市、区),流域面积1.83万平方公里,河道长628公里。作为黄河流域唯一河海交汇区,山东省是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防洪减灾的主战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潜力巨大。
6月23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组织的中华环保世纪行2024年宣传活动在山东济南启动。今年宣传活动的主题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黄河保护法全面实施”。本刊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济南、东营、德州和菏泽,深入了解山东省依法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经验,探寻黄河文化在齐鲁大地源远流长背后的故事。
法治先行,依法保障黄河安澜
2023年4月1日,黄河保护法正式实施,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依据。
据了解,黄河保护法实施后,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和《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修改《山东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和《山东省黄河防汛条例》,目前已经形成以《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为基础,以《山东省东平湖保护条例》、《山东省南四湖保护条例》等为骨架的地方性法规制度体系,为保障黄河下游长久安澜夯实了法治基础。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徐金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有关条例制定过程中,省人大常委会贯彻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积极听取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建议,充分汇聚民意民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山东省南四湖保护条例》制定过程中,省人大常委会把关注和保障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次深入南四湖湖区实地调研,与湖区群众面对面‘拉呱’、‘聊家常’。对于渔民上岸等民生问题,省人大常委会成立民生保障专项调研小组,对南四湖流域群众关切的湖区生产生活、财政保障、生态补偿机制等情况进行调研和协调。有的意见建议,最终被吸纳进条例,做到了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并重。”
黄河流经山东省内九市,各市水文、地形、社会发展等情况不尽相同。如何让“九龙”真正形成协同共治黄河水的格局?
“针对黄河下游山东段的特点,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把黄河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推进沿黄九市协同立法。”徐金妹介绍,2023年1月,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了济南等沿黄九市以“黄河水资源保护与节约集约利用”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并于当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
“九市围绕黄河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同一主题进行协同立法,各市因地制宜,根据本市黄河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进行针对性立法。”徐金妹指出,高效有序的立法协同机制,有助于共同协调研究解决一些共性的难点问题。
以法之名守护黄河,离不开法治滋润人心。“齐河县人大常委会借助执法检查、人大代表联络站等工作机制,全方位进行普法宣传。我们还将黄河保护法中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内容印在‘明白纸’上,在公共场所向群众发放,提高群众对黄河的保护意识。”德州市齐河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张鸿翔介绍道。
据了解,山东省将黄河保护法学习宣传作为“八五”普法重点内容,沿黄九市深入开展“沿着黄河去普法”等系列主题活动。截至目前,山东全省建成沿黄流域法治公园、实践基地260余处,塑造黄河主题法治文化作品60余部,开展“沿黄普法”活动310余次。
生态修复,黄河三角洲再现生机
“黄河落天走东海。”在东营,奔腾几千公里的黄河如黄龙,一头扎进大海,形成了“河海相拥”的壮观景象。而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望无际的盐地碱蓬为土地盖上了一层“红地毯”,不时有鸟类飞抵滩涂休憩或觅食,呈现一幅柔美秀丽的画卷。
别看这里如今生机盎然,多年以前,目光所及之处,遍布着一种入侵物种——互花米草。
“互花米草在地面以上的高度可达两米,根系能深入地下一米,每平方米植株大约在200—500株。一个高度深度密度都十分广大的植物,直接扼杀了本土植被和生物的生长空间。整个海岸带看似绿油油一片,其实是静悄悄的绿色荒漠。”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科科长周立城对记者说,互花米草的泛滥,极大影响了滩涂潮汐水文过程,导致盐地碱蓬退化,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
于是,一场与互花米草的“战争”在黄河三角洲打响了。
2016年,自然保护区和中科院联合对互花米草的入侵机制、治理技术等进行科研攻关,制定出一套适合黄河口地区的治理方式:在低潮滩,采取刈割治理技术;在中潮滩,运用“刈割+围淹”治理技术;在高潮滩,进行“刈割+翻耕”治理技术。为防止互花米草“卷土重来”,还采用生态的方式修复生态,因地制宜恢复盐地碱蓬、海草床等植被来挤占互花米草的生长空间,促进和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我出生在黄河边,喝着黄河水长大。从小时候起,我就在心里默默立志,要为黄河做点什么。”作为一名扎根基层从事湿地城市建设管理的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推进中心职工张金海一直高度关注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工作。自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他先后提出了58条建议,其中30多条与黄河相关。
了解到互花米草的危害后,张金海发挥代表作用,多次实地走访调研,提出了关于加快对环渤海地区互花米草治理的建议。国家林草局等相关部门对“治草”工作高度重视,与东营市组建治理研究小组,研究采取措施。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修复条例》,为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法治保障。
治理互花米草并非易事,背后的艰辛不言而喻。土地泥泞,治理难度大;项目区域面积大、交通不便,工人到工地来回需要六七个小时;在最远的项目标的,工人在渔船上连吃带住要10天才能回来一次;海上天气阴晴不定,遭遇狂风暴雨更是家常便饭。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20年实施治理到如今,原本面积超过13万亩的互花米草,被清除比例达99%以上,底栖动物数量总体呈增加趋势。
俗话说“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伴随着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面积的不断扩展、生态环境的快速改善,自然保护区内的鸟类由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现在的373种,38种鸟类数量超过全球总量的1%,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类国际机场”。
黄河三角洲的发展变化,让张金海欣喜不已,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信心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宣传推动黄河保护法实施,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再努把力、再加把劲,以实实在在的工作让我们的家园更生态、更环保、更美丽。”
文化传承,筑牢民族之魂
来到郓城县水浒非遗体验基地,全国人大代表、郓城县宋江武校校长樊庆斌正带领学生们为游客表演武术节目,弘扬武术文化。“武术是特色,文化是基础。水浒好汉城如今是传播历史文化的平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台,也是拉动经济的平台。希望依托水浒文化和黄河文化,拉动武术行业的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立法护航,为黄河流域文化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黄河保护法规定,国家加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务院文化和旅游等主管部门和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完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推进传承体验设施建设,加强代表性项目保护传承。
法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令樊庆斌十分振奋。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他提交了关于充分发掘太极拳运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作用的建议。“黄河保护法的实施,让沿黄非遗文化得到保护,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要共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保护好、传承好,并进一步发扬光大。”
曹州刻瓷、工笔牡丹画、花馍制作……黄河流经之处,为菏泽孕育了地方特色浓郁、富有乡土气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菏泽市非遗传承馆内,大型非遗作品《黄河谣》栩栩如生地讲述华胥履迹、大禹治水等传说故事,呈现春耕、播种、织布等生活画面,再现让人魂牵梦萦的踢毽子等儿时游戏,展示踩高跷、羊肉汤等非遗场景。这是曹县戏文纸扎传承人赵曼丽带领一百多名学生,以鲁西南口口相传的民谣为载体,运用戏文纸扎、面塑、泥塑等非遗技艺,历时两个多月制作而成的。
“荠荠芽,不开花,俺上地里挖一挖;洗一洗,刷一刷,滴点香油拌葱花。”赵曼丽用鲁西南方言为记者朗读了《挖野菜》的民谣。在她看来,民谣是一种情感链接,让孩子们可以和过去沟通。“文化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黄河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先人留下的精神财富,需要孩子们去感受、去创造、去继承、去发扬。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非遗技艺,创作出他们心目中的时代风貌,一方面让他们与时代对话,另一方面又学习了非遗技艺,领略黄河文化,让后人铭记我们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