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2021年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回眸
文/《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王岭
导读:代表建议是代表依法履职基本的、最主要的方式。2021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推动代表建议工作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充分反映人民意愿诉求,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8993件。如今,这些代表建议办理的情况如何?
2021年12月2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信春鹰在作报告时表示,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向大会提出的8993件建议交由194家承办单位,目前已经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将坚持全过程民主写入全国人大组织法,更好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民主渠道作用。各有关方面加强代表建议与部门工作的有机融合联动,进一步压实办理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在建议办理工作中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以人民为中心 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代表们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履职全过程,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积极围绕保障改善民生、回应民生关切提出建议。2021年建议中,与民生问题相关的合计2884件,占比32%。
教育是民生之基,社会各方密切关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代表建议推动治理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教育部结合相关代表建议办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其后出台14个配套文件,明确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健全防范化解培训机构劳动用工风险机制。
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从业人员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深入调研和吸收采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经国务院同意印发。代表们关心的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的参保户籍限制等问题均在其中作出规定。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针对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民政部印发“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优化提升养老托育服务有效供给。
沟通线下线上 推进建议办理全流程信息化
报告显示,有关承办单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研究、逐件办理,在建议办前、办中、办后全过程与人大代表密切联系,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代表沟通550余次,其中面对面沟通40余次、实地调研20余次。税务总局与代表沟通约320次,其中登门拜访等约20次……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与代表建立沟通联系的“直通车”,把沟通交流贯穿于办理工作全过程。
在做深线下座谈调研的同时,一些承办单位充分做优线上沟通方式。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外事委、常委会法工委等与代表通过政务微信、短信电话、微信邮件、视频会议等多种渠道加强同代表沟通交流。
信息化平台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可能。
2021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积极做好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的运行保障工作,努力推动信息化平台改进优化和推广使用。目前,大部分承办单位负责代表建议的综合协调部门已接入信息化平台,相关工作人员也开通使用了政务微信。同时面向100余家有关承办单位、部分代表开展了多次系统培训,对部分承办单位适时开展了专项培训。一些单位积极应用信息化平台政务微信功能,充分利用政务微信与代表建立联系。银保监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等先后通过政务微信召开10余次视频会议,共60余人次代表线上参会,这一方式便捷、高效、灵活,强化了代表参与实践,得到了代表的认可。
健全工作机制 做好建议办理“后半篇”文章
交通运输部连续7年组织开展专项分析,就存在问题提出解决举措。财政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服务全国人大代表工作的实施意见,从10个方面提出了39条措施,推动服务代表和建议办理工作更加务实有效。全国人大农业农村委、民政部、证监会、中科院、知识产权局注重改进答复文风,努力把问题说清说实说透……有关承办单位提升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建议办理程序优化完善。
水利部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建立跟踪督办机制,将主办、协办建议全部列为部督办事项,通过闭环管理倒逼各级责任人重视建议办理工作。
报告显示,各承办单位做好建议办理“后半篇”文章,扎实推进代表建议答复承诺事项跟踪落实工作。有关承办单位对答复中向代表作出的承诺、提出的措施安排和工作计划,紧抓不放、持续用力,努力畅通代表建议落地见效“最后一公里”。
对于承诺事项,各有关方面密切跟踪督办。中央网信办制定工作进度表,实行“挂图作战”,建立销号管理制度,确保承诺事项按时完成、落在实处。
同时,就抓好工作落实,林草局主动邀请代表实地调研国家公园承诺事项落实情况。广东省政府会同省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到省相关承办单位督促检查上年答复承诺解决事项进展和落实情况。
抓住关键环节 做好重点督办建议工作
办理重点督办建议,是增强代表建议办理实效的一项重要举措。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对代表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认真研究筛选,确定了22项重点督办建议,涉及代表建议318件,交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家单位牵头办理,全国人大7个专门委员会负责督办。
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严格履行督办职责。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环资委、社会委等组织召开重点督办建议工作推进会、座谈会、网络视频会,委员会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听取有关汇报,充分交流研讨,提出工作要求。监察司法委、农业农村委等通过调研走访,推进重点督办建议事项落实。教科文卫委、社会委结合常委会执法检查进行座谈调研,推动问题解决。民委、财经委详细制定督办工作方案,主动加强沟通联系,参与调查研究,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办理效果。
召开重点督办建议专题座谈会,实地走访、开展调研,邀请相关代表参加企业合规经营有关论坛……重点督办建议办理方式更加丰富。牵头办理单位抓好办理落实,参加办理单位密切配合,形成办理合力,推进建议办理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民政部结合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工作,牵头起草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把解决农村养老薄弱问题作为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攻方向。市场监管总局结合重点督办建议办理,从完善制度规则、加强反垄断执法、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和深化国际合作4个方面全面强化平台监管。国家发展改革委结合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工作,印发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
办实事解难题 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从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围绕绿色发展、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大批代表关注、群众关切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针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建议,梳理集成电路、数控机床等产业链图谱,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清单,组织安排一批专项项目重点攻关;
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重点领域安全整治,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应急管理部结合建议办理,加强智慧消防建设,推广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建设,全国已有41.8万余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陆续接入,智能化评估消防安全风险,实现差异化监管;
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乡村振兴局认真研究吸收相关代表建议,指导推动各地认真落实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
……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各有关方面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特别是“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认真办理代表建议,积极回应民生关切。聚焦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努力通过高质量办理工作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