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徐州人大:以人大担当助推历史文脉建设

来源: 徐州人大网  浏览字号:
  俯拾有文化,移步皆历史。全长3.5公里的徐州历史文脉——“彭城七里”沿街,文庙街区、回龙窝—户部山街区、云东印巷商铺林立、游人如织,两千多年积淀的历史文脉在脚下延伸。
  依托资源优势,“彭城七里”成为外地游客来徐游玩的必选之地。作为“彭城七里”沿线的重要街区,今年国庆长假,回龙窝街区单日最高客流超7万人次,累计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街区商户销售额超2300万元。“吸睛”又“吸金”,旅游热度的背后是徐州深挖历史文化底蕴富矿、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2023年12月,中共徐州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打响徐州文化特色品牌,精心打造徐州历史文脉——“彭城七里”,集中展示历史文化名城的新时代风采,形成鲜活的“徐州标识”。
  徐州市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坚持把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履行法定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以人大担当更好助推徐州历史文脉——“彭城七里”建设。
  调研先行,为历史文脉建设出谋划策
  秋高气爽,“彭城七里”文化长廊引来外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
  “趁着国庆假期,终于来‘彭城七里’打卡了,有美食、有美景、有古迹、有潮店,一路边吃边逛,真是太快哉了!”杭州小伙杨飞专门带着山东女友来徐州游玩,感受厚重的两汉文化。
  近年来,徐州确定以历史文脉保护为抓手实施城市更新工作,在保护更新、活化利用、品质提升等方面下大力气,积极打造看得见历史、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徐州。一边是城市建设,一边是历史文化保护,如何推动传统和现代融合发展,是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做好履职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市人大常委会王安顺主任亲自安排部署,由赵立群副主任带队,从去年5月中旬开始对历史文脉保护传承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过程中,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现场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针对文脉规划建设中的难点、堵点和断点,提出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注重统筹兼顾,把保护历史文脉与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交通组织、基础设施提升等事项统一考虑,提出解决方案。
  主轴线连贯不畅、局部交通组织混乱、项目改造标准不高、历史文化挖掘不足......针对这些调研发现的问题,调研组多次召开相关部门座谈会讨论研究。
  去年7月5日,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徐州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开发规划》和《历史文脉城市更新设计方案》编制情况的报告,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针对性提出打通南北主轴堵点、推动交通组织优化、讲好彭城文脉故事等审议意见,“彭城七里”项目建设现场指挥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处理。
  今年11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主任会议再次专题听取《关于调研徐州历史文脉—“彭城七里”建设情况的报告》,就规划设计专门提出讨论意见,要求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层级部署、高质量推进,坚持“精心、精细、精致、精品”的工作原则,进一步明确每段工程的投资主体、规划建设主体和管理运营主体,加强对业态的控制和规范,促进文化资源串珠成链,项目建设质量稳步提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现如今,拆除云东一道街沿路建筑围墙、进一步提档升级彭城文脉主轴线老旧小区改造标准、打造舒适的临山绿道慢行系统……一个个正在实施的惠民改造项目,正是市人大常委会切实把专题调研、听取工作报告的成效转化为“彭城七里”建设出谋划策的生动实践。
  广纳民意,为历史文脉建设汇集民智
  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用好“主任接待代表日”“列席会议代表座谈会”等代表工作机制,拓宽民意表达渠道和载体,汇聚人民群众智慧,助推徐州历史文脉建设。
  2024年11月11日,云龙区彭城街道办事处“代表之家”显得格外热闹,市人大常委会赵立群副主任一行正与9位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及特邀群众代表开展“彭城七里建设我来谈”征求意见座谈会,围绕历史文脉建设、城市更新、文商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内容,大家结合工作实际和日常掌握情况,你一言我一语,现场气氛热烈融洽。
  “城隍庙作为历史文脉轴上的新亮点,在建设上要多采用古法传统工艺,以最大限度展现古典建筑之美。”“文脉区域内老旧小区改造系统性不够,建议坚持‘综合改一次’理念,电力、通信、供排水、供气等相关管线改造计划,应当与老旧小区整体改造规划有效衔接,同步设计、同步会审、同步实施,杜绝重复改造扰民和建设浪费,让改造更暖民心,居民得实惠。”“文脉建设如何更好体现徐州元素、徐州特色、徐州特征,要依托两汉文化、民俗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等徐州千年文脉的基底,投入更多力量挖掘、讲述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参会代表在深入调研和认真思考的基础上,为“彭城七里”建设出实招、献良策,充分体现了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市人大常委会认真研究吸纳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反馈给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督促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力争各项任务落实更加科学、更接地气。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还积极邀请人大代表和群众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彭城七里”建设方面的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文化传承保护、老旧小区改造、社会治理的意见建议,深化“三问四办”多层次督办机制,以跟踪督办“加速度”换取群众满意度。
  “快哉亭公园是我市历史比较悠久的公园,园内的快哉亭为苏轼任徐州知州时题名,是‘彭城七里’文脉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公园北区部分改造缓慢,影响市民游客观瞻城市记忆,政府要加快改造快哉亭公园,将快哉亭公园打造成展现徐州城市形象和文化品味的一个重要窗口。”今年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黄润华提出了《关于加快快哉亭公园改造进度的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该建议的督办,为提高办理质效,市人大环资城建工委制定详细督办方案,组织市住建局、项目公司、属地办事处和附近居民代表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情况,就代表反映的卫生环境、改造不合理等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多次与住建局沟通交流,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快哉亭改造项目的方案,将原方案中位于居民楼正南方的公厕重新规划至公园东北角的隐蔽处,同时注重严谨考究公园历史,提炼重现“快哉八景”,展现宋式美学,彰显苏轼遗风。经征求市人大代表、周边居民的意见后,积极推动有关部门调整规划方案,及时落实落地。
  “经过对代表建议督办,二期敞园改造项目已经竣工开园,快哉亭公园正以全新的面貌等待着每一位市民和游客的到来。这里不仅是一处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更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可以领略东坡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到现代和历史的美好交融。”市人大环资城建工委张颖主任如是说。
  立法引领,为历史文脉保护筑牢保障
  今年10月23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六次会议,对《徐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进行了一审,强调要进一步对《条例(草案)》进行修改完善,确保条例内容合理、措施可行,为全市历史文化保护提供法治保障。
  徐州作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历史文脉传承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切实把历史文脉传承、保护中一些成熟且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固定下来,徐州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人民关切,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和建议,推进“彭城七里”建设,加快历史文化名城立法保护,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立法纳入2024年立法计划,进一步提升名城保护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
  按照立法计划要求,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发挥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联合市住建局、司法局、文旅局等部门成立调研组,多次查阅历史文脉保护和传承情况和档案资料,实地考察戏马台、崔家大院等历史文化街区,细致了解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相关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等情况。深入走访亲身经历徐州历史文脉变迁的离退休老同志、商户和居民,组织召开党政机关、社会贤达、社区群众代表等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座谈会、论证会2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为《条例(草案)》的起草审查修改等环节提供了丰富的实践依据。
  《条例(草案)》遵循科学规划、保护优先、分级管理、合理利用、共治共享的原则,对实行保护名录制度、保护责任人制度、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活化利用等方面作出具体要求,为徐州历史名城保护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条例拟于明年2月出台。
  文因城而兴,城因文而盛。以法治力量赓续城市历史文脉,是地方人大的时代责任。“站在新起点新征程,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将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为推动城市历史文化底蕴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提供强有力的法治支撑。”徐州市人大常委会王安顺主任指出。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