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大杂志 > 中国人大杂志

发挥中心城市引领作用,推动“一带一路”贸易畅通

文/ 刘 晗 黄庆华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浏览字号: 2017年08月15日 15:18

    2015年,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宜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同时还专门对上海、深圳、乌鲁木齐等多个中心节点城市作出经济开放战略部署。由此可见,强化贸易合作乃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点,而中心城市开放则是推进贸易发展的切入点。为此,应重点依托中心城市促进经贸增长优势,充分发挥城市引领作用,推动“一带一路”贸易畅通。

    中心城市引领贸易发展的优势

    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在辐射周边地区,引领贸易发展上具有独特优势,这些优势主要表现为:

    1.经济开放程度较高,带动区域发展好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发展历程,对外贸易由沿海地区向内陆逐渐延伸,经济开放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区域梯度演进。《愿景与行动》中多次强调发挥上海、深圳等沿海城市开放程度高的优势,打造重庆、武汉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些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市,来辐射和带动周边区域贸易发展。根据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政策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沿海和内陆中心城市如上海、重庆、西安等设立有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众多开放平台,可以为贸易交流与合作提供充足的制度供给保障,进而通过扩散效应把这些“政策红利”传递到周边地区,提升中小城市经济开放水平,增强外资吸引能力,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同时,充分利用本地区土地、劳动力及原材料等要素资源优势,依托发达国家先进技术,通过优势互补,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不断拓展经贸合作领域范围,建立起开放型经济发展框架,为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奠定基础。

    2.贸易产业集聚度高,整合要素资源好

    按照新经济地理理论,中心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拥有集聚优势,对于众多企业具有较强吸引力,利于通过产业集聚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作用,整合域内资源,优化要素配置,提升贸易质量。《愿景与行动》中就特别指出“鼓励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纵观各个省(区、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绝大多数都在省会或者中心城市设置跨境贸易经济区、商贸物流示范区等经贸合作平台,其目的也是要发挥中心城市贸易产业集聚度高的优势,实现资金、技术、人才和资源向中心城市集聚。这样不仅能够通过产业集聚实现生产外部性效应,促进贸易产业高效率发展,同时,在中心城市引领下,使次一级城市实现产业合理分工,避免外向型经济同质化发展,有助于区域内部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另外,通过中心城市贸易产业集群式发展,带动周边形成多个功能性不同的经济贸易合作区,有助于和在相关领域具有合作前景的国家展开深层次贸易交流。

    3.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利于贸易便利化

    一方面,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另一方面,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可以为“一带一路”贸易发展提供必要支撑。中心城市作为区域交通枢纽,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利于促进贸易便利化。诸如,天津作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依托港区优势,围绕海洋运输已建立起覆盖铁路、航空和陆路的立体化设施网络体系,有效带动京津冀地区融入“一带一路”贸易体系;重庆是西部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凭借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以及“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成为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贸易发展的关键节点;乌鲁木齐则是“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与喀什、霍尔果斯等城市形成“一中心多节点”交通枢纽结构,成为新疆乃至西北地区对外贸易的窗口。这些城市均依靠自身地理区位和交通设施优势,在区际经贸合作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说明中心城市率先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利于贸易便利化,从而能够成为引领周边区域贸易发展的动力源泉。

    上海、天津、深圳等中心城市是各自区域服务贸易的开放平台。图为上海自贸区洋山港集装箱码头。摄影/凡军

    打造“一带一路”中心城市样本点

    正是由于中心城市在经济开放、产业集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的优势,使之具备带动周边区域贸易发展的能力。不过还须注意的是,对外贸易涉及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需要选择合适的样本城市,才能明确定位,突出重点,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引领作用,真正实现“一带一路”贸易畅通。

    1.服务贸易引领:上海、天津、深圳

    《愿景与行动》提到“拓宽贸易领域,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表明服务贸易是“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主要突破口。应依托沿海地区服务贸易发展优势,将上海、天津、深圳等打造成为引领服务贸易畅通的中心城市样本点。具体而言,上海的任务是推进长三角地区服务贸易发展,主要途径是依靠上海国际城市地位,吸引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和国内企业总部集聚,通过在金融、医疗、航运等专业服务领域开发开放,促进内外资本创新融合发展,实现多领域贸易合作,从而增强总部经济辐射效应,提升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水平。天津的任务是打造京津冀对外贸易开放新平台,其关键点是大力培育新型贸易主体,支持具有全球渠道控制力的贸易商发展,在服务贸易重点发展方向上,除了物流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外,还要在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新型服务贸易领域进行扩展,更好地带动环渤海地区融入“一带一路”贸易合作体系。深圳在珠三角地区贸易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面向港澳、东南亚地区服务贸易合作的前沿阵地,目标是要建设成为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通过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法律服务业等发展,强化国际贸易功能集成,建立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通道,增强服务贸易发展带动能力。综上所述,服务贸易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关键环节,需要与沿线国家交流与合作中重点加强,而上海、天津、深圳等中心城市则是各自区域服务贸易的开放平台,通过平台创新与建设,引领和推动周边地区对外服务贸易发展迈向新的台阶。

    2.加工贸易引领:重庆、武汉、郑州

    制造、能源、农产品等生产与加工历来是我国传统产业,促进这些产业领域的贸易发展有利于在国际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互利共赢,而在《愿景与行动》中,也多次提及要在加工贸易领域深化与沿线国家交流与合作,需要通过中心城市引领,全面提高加工贸易水平。在众多具备加工产业基础的城市中,发挥重庆、武汉、郑州等的带动作用尤为重要,理应将其作为引领加工贸易发展的样本城市。其中,重庆引领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畅通的优势在于深厚的重工业基础,特别是随着两江新区等经济贸易开放平台建设,已经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石油天然气化工等产业集群,集制造、研发、维修、物流、结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与周边城市已然形成良好协作关系,能够推进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对外合作交流。武汉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是中部地区经济开放门户,在钢铁、化工、纺织、建材等加工制造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近年来又大力推动铁路、电力、通讯、工程机械等装备走向世界,具备成为加工贸易引领中心城市的条件,可以有效带动长江中下游地区加工贸易开放与交流。郑州一直以来积极鼓励矿山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等领域优势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目前又正在打造围绕航空航材制造、航空维修、精密机械、3D打印等重点领域,构建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开放平台带动下,将成为“一带一路”加工贸易主要输出基地。概括而言,通过发挥重庆、武汉、郑州等中心城市引领作用,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加工贸易畅通。

    3.文化贸易引领:乌鲁木齐、西安、泉州

    “一带一路”战略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也是《愿景与行动》明确的重点合作内容之一。乌鲁木齐、西安、泉州是引领文化贸易畅通的最佳样本城市,主要是:乌鲁木齐具备多元文化优势,可以深入推进与沿线国家政府间的文化交流,拓展民间文化交流途径,而新疆“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建设中亚文化交流合作中心、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乌鲁木齐市文化产业园等文化项目则进一步为乌鲁木齐发挥文化贸易引领作用奠定了平台基础。西安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在文化贸易引领上具备独一无二的历史沉淀优势,组建陕西省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易中心、中视丝绸之路国际影视文化园,以及组织开展西安丝路文化国际巡展等行动计划充分表明其对文化交流的重视程度,可以和乌鲁木齐共同组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贸易发展的“双动力引擎”。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具有世界多元宗教文化中心、华侨华人闽南文化原乡、历史文化遗产宝库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价值,且泉州政府提出在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国际交流合作和中华海洋文明传承创新上先行先试,无疑有利于引领沿海地区文化贸易交流与畅通。因此,实现“一带一路”文化贸易畅通的关键就在于充分发挥乌鲁木齐、西安、泉州等中心城市引领作用,需要切实加强这些城市文化交流与建设,使其更好地推动区域文化贸易发展。

    (黄庆华系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晗系西南大学管理学博士)

编 辑: 马冬潇
责 编: 沈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