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环球观察

西班有牙

——访西随录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朱相远

浏览字号: 来源: 00:00:00
        夸父逐日,古乃神话,此行竞成事实。下午由北京逐日西飞12小时,落地马德里,仍有夕阳红。笔者随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团出访,首站就是西班牙。欢迎晚宴上,邱大使称赞拙作《难忘哈瓦拉》,希望此行也能写篇随想,故奉命提笔。


        两颗钢牙

        空中客车飞临伊比利亚半岛时,不犹忆起清末内阁大学士徐桐的旷世名言:“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史所未闻,籍所未载,荒诞不经,无过于此”。一个政府总理,居然不懂这两国名为音译,闹出如此笑话,可见昏慵颟顸之一斑。

        西班牙面积5O万平方公里,比我老家江苏大5倍,人口却仅为其一半多些。她同葡萄牙共占了整个半岛,这两牙不仅“牙而成国”,还是16世纪称霸世界的海上强国,是两颗钢牙呢!两牙处于地中海与大西洋交界处,自古惯于航海。葡萄牙还更胜一筹,著名的三桅帆船就是她的原创。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出重资支持哥伦布,终于1492年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接着又支持麦哲伦于1522年绕地球一周,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

        在公元前2世纪,伊比利亚半岛曾被罗马帝国征服,西班牙沦为罗马的一个行政省。当时西班牙,多山缺水,土地贫瘠,农业落后。常言麻雀要飞过西班牙,也得自带干粮。罗马人带来源自古希腊的地中海文明,使西班牙得到开发。

        至今在塞戈维亚,仍留有两千多年前的罗马渡槽。这是用巨块花岗石垒成的167孔渡槽,全长728米,分两层拱立,最高处达28.9米。将雪山之水,引入城中,至今仍水流不止。

        那天中午,我们在渡槽旁一座古典小楼上,品尝闻名的烤乳猪。只见窗外渡槽横贯天际,室内灯光幽暗,顶棚上挂满火腿,一切桌椅摆设,皆是百年前的模样。让人产生神秘感,似有堂吉诃德的疯癫身影。店主按老店遗风,推上烤焦的乳猪,举起一瓷盘将乳猪劈成数块,并把瓷盘摔地粉碎,以示烤猪的酥嫩。他专门捧出一大厚本,请朱丽兰团长留言。原来这个老字号小店,曾接待过无数世界名人。小店壁上的玻璃框中,插满各国的纸币与硬币。同行的陈章良常委,也找出一张人民币加入其中,以示到此一游。

        公元前的西班牙,在语言、宗教、法律、习俗等方面,几乎完全罗马化了。但到5世纪,强悍的西哥特人又入侵,取代罗马帝国。8世纪时,5万穆斯林战士,跨过狭窄的直布罗陀海峡,整个半岛从此为阿拉伯人所统治。我国古代称之为“绿衣大食”,直到14世纪才将阿拉伯人赶走。由于不同文化长期交替统治半岛,形成多元文化的交汇,使半岛上的种族、宗教、文化等出现多样性,至今仍明鲜区别于其它欧洲国家。

        两牙从阿拉伯人那里,吸收了医学、数学、天文等先进知识,还从中学到了中国的指南针与火药。这就使航海与火炮技术迅速发展。他们的远洋船队开始依靠信风与海流的变化,驶出地中海,游弋于大西洋。随新大陆发现,两牙竞相争夺新世界的海上霸权。同时也把整个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文明,传播到大西洋周边,使大西洋成了新的地中海。欧洲的经济中心,从此也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我们在市中心的西班牙广场,参观纪念碑,一面是开国女王伊莎贝尔像,一面是塞万提斯像,一边一个水池,就代表着地中海与大西洋。

        随着两牙在大西洋的争夺,开始寻求划分势力范围,就请罗马教廷作出仲裁。当时的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为西班牙人,划界时自然偏向西班牙。1493年5月4日,教皇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按经线划出一条南北界线,线以西归西班牙,线以东归葡萄牙。葡萄牙不甘心,于次年两牙再次谈判,把界线又向西推延,签订了托尔德西拉斯条约。结果使巴西划归了葡萄牙,巴西以西的一些拉美国家则归了西班牙。直到1588年,由130艘战舰组成的西班牙“无故舰队”,被英国海军彻底摧毁,才结束其霸主地位。从此,17世纪、18世纪的海上霸权,就分由荷兰与英国来统领了。


        一股源头

        拉丁美洲泛指美国、加拿大以外的美洲国家,包括墨西哥、加勒比海诸国及南美洲12国,总共34个国家。除个别小国讲英语、巴西讲葡萄牙语外,余皆讲西班牙语。

        拉美总面积两千多万平方公里,人口5.4亿。这里仅占世界8%的人口,却拥有占世界27%的淡水、40%森林,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拉美现代的主流文化,就是源干西班牙。别看西班牙,面积仅为拉美的2.5%,人口仅为拉美的7.3%,但文化上却是拉美的源头。

        拉美原是印地安人的栖息地,拥有古老的玛雅文明。15世纪初时,印地安人有两大王朝,北部位于墨西哥为阿兹特克帝国,南部位于秘鲁为印加帝国。

        1504年西班牙的冒险家利尔斯特,在加勒比海登陆,5年后征服了古巴。1519年他仅以600人、几门小炮、13支滑膛枪和16匹战马,登陆墨西哥。上岸后毁掉所有船只,断了退路。向部下表明破釜沉舟,唯有背水一战。他利用印地安人内部矛盾,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竞不费吹灰之力,征服了整个墨西哥。

        1531年西班牙另一目不识丁的冒险家皮萨罗,只拥有l80人,27匹马和两门火炮,就组成对印加帝国的远征军,也很快灭亡了印加帝国。

        因此到1550年,西班牙就成为欧洲第一个真正的殖民地帝国。向拉美委派两名总督,一个坐镇墨西哥城,管辖北美西属殖民地;一个坐镇利马城,管辖南美的西属殖民地。他们利用印地安人作劳力,又从非洲贩来奴隶,从事开矿与经济作物种植。一百年中,就从拉美攫取了18600吨白银、200吨黄金。美洲特有的许多农作物,如土豆、甘薯、烟草、南瓜、咖啡、可可、花生、蕃茄等,也传入欧洲,成为欧人的日常必需品。

        16世纪中叶,欧洲移民把天花、麻疹、流感、肺结核等传染病,带到美洲。当地本无这些疾病,缺少抵抗力,造成大批死亡,人口骤降。这正好让几百万西班牙人填补到拉美,并同当地人逐渐通婚,使西班牙文化遍及为主流文化。大多数拉美国家都使用西班牙语,信奉天主教,建筑、绘画、歌舞艺术、节日习俗等,皆同西班牙相似。因此,不了解西班牙文化,就无从了解拉美文化。

        其实,早在西班牙发现新大陆前,我国的郑和于1405年就开始七下西洋了。其舰队的数量、规模也比哥伦布大许多倍,时间几乎早80年。西班牙远征美洲,才3艘船,几百人;郑和拥有62艘大船,28000人。但我们并没有发展海上贸易,更谈不上扩大殖民范围。到1433年明朝皇帝竞下令停止出海,实行封关政策。而欧洲在文艺复兴推动下,宗教改革、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社会革命相继发生,把势力扩大到全球。东西两种文化的不同,对世界的影响力竞产生如此巨大的差距。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


        三个漫字

        西班牙文化特色很多,不妨可用三个漫字来概括:傲慢、浪漫、散漫。

        首先“傲慢”。西班牙人十分自信、强悍,似乎傲慢不逊。盛行傲贤慢士之风;充满剑客侠胆之气。这是源干古希腊的英雄主义文化传统,罗马帝国把这种英雄文化传播到西班牙。培养出一种倔强、好斗,渺视一切困难的性格;冒险、扩张,征服异己,一往无前的精神。

        古罗马人爱看斗兽场残忍的血腥搏斗,西班牙的斗牛士,就继承这一传统。至今,除各地斗牛场如期举行血腥表演外,还搞一年一度的奔牛运动,都是充满冒险。弘扬拼搏精神的足球运动,从西班牙到拉美,久盛不衰。位于城中心的皇马足球演练场,已成马德里的旅游景点。

        如此傲慢的英雄主义,从堂吉诃德到哥伦布,一脉相承。马德里就以哥伦布广场为中心标志。那里耸立着哥伦布的青铜像,还建有发现新大陆的纪念馆。每年国庆,都在此举行阅兵仪式。

        这种英雄文化也传播到拉美。古有佐罗,近有卡斯特罗、格瓦拉、阿连德、查威斯等,都是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卡斯特罗的祖父,原先就生活在西班牙的西北部。

        第二“浪漫”。《美丽的西班牙女郎》等歌舞,让人想起西班牙的浪漫主义文化。西班牙历史中,曾汇聚着罗马人、犹太人、西哥特人、摩尔人、吉普赛人等,形成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多元文化。

        文艺复兴时代作家塞万提斯,其小说《堂吉诃德》已成世界名著。近代画家毕加索,更是西班牙浪漫文化的代表。至今巴塞罗那街头建筑上,仍可看到毕加索的手迹。

        西班牙建筑也充满浪漫色彩。在巴塞罗那我们参观了建筑大师高迪的作品,留下深刻印象。那些源于自然构思的建筑物,很少采用几何的线条与图形,尤其仍在建设中的神圣家族大教堂,更是区别于任何教堂建筑,层面夸张奇特,装饰令人耳目一新。这座建了一百多年还未完工的大教堂,主塔尖顶高达17O米。为高迪所设计,故定于2026年高迪逝世一百周年时完工。这个工地,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游客近千万人次,叹为观止。

        西班牙人在科技上建树不多,但在文艺上却人才辈出。闻名于世的拉丁舞,也拥有西班牙的元素。有天晚上,我们到马德里市中心的退隐公园,观看弗拉门戈的音乐和舞蹈。充满吉普赛人和犹太人音乐舞蹈语汇,也掺夹着阿拉伯与印度文化的色彩。时而轻松活泼、热情奔放;时而深沉忧郁,宗教般的圣洁。看完后让人留下纯洁、神圣的印象,沉思、顿悟的余想。

        第三“散漫”。漫然闲散,自由散漫是西班牙人的生活特色之一。这里缺少工业化国家那种紧张的快节奏,一切皆悠然自得。飞机抵港许久,行李台仍在空转,听使馆人说,也许要等1小时才能出行李。这里机关公务员也慢条斯理,上午9时上班,下午2时下班,然后5-8时再上班。人们习惯夜生活,一个夜晚常泡几个酒吧,到不同酒吧约见不同朋友,谈论不同话题。似乎人人都是侃大山、摆龙门阵的高手。

        西班牙宗教多,节日也就多,遇节日大家皆放假。当节日接近双休日时,就“搭桥”连着休,也从不倒假补班。10月12日为国庆节,是周四,法定休假一天,人们就从周四连休4天,大多开车到郊区度假。那天我们正好去参观美术馆,只见街上空荡荡的。近午时正好碰上阅兵式结束,不同军种、不同服饰的阅兵方阵,刚从哥伦布广场纷纷出来。只见他们一路嘻嘻哈哈,有的吊着烟卷,有的把枪当棍似的旋转着玩,毫无队形与军纪。见到我们倒十分热情,不断用生硬的中国话喊“您好”。同行的邢世忠常委,原是国防大学校长。这位治军严明的陆军上将,见此情景,也只好淡然一笑。

        这种漫不经心、自由闲散的慢节奏习惯,在拉美也很普遍。许多拉美国家,一般人们的生活并不宽裕,但却慢慢吞吞,悠然处之,闲散自得,十分快活,被称之为“穷欢乐”。其实,这乃源自于西班牙的文化习养。也许这正是西班牙人长寿的秘诀,他们的平均寿命在欧洲排第二位,仅次于荷兰人。

        西班牙的经济仍充满活力,尤其旅游业,游客人数仅次于法国,总收入仅次于美国,皆处世界第二位。这几年西班牙的经济增长速度在欧洲名列前茅,  GDP经济总量已突破万亿美元,超过了加拿大。看来,八国集团实应换上西班牙才对。

        当下的马德里,到处吊塔林立,工地遍布,许多道路皆在施工扩建。因为他们正在申办2016年的3l届奥运会。

        西班牙是我国战略合作伙伴,中西年贸易额已突破百亿美元,明年还将举办中西文化年。当我们继续逐日西行,飞向大西洋时,西班牙已渐无踪影。我心中默默祈求西班牙好运,能申奥成功。


        2006年11月4日于北京
责任编辑: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