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衡阳人大:“望闻问切”打通农田水利“中梗阻”
稻香袭人处,最是鱼米乡。
眼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在祁东县蒋家桥镇的田间地头,一条条水渠纵横交错,汩汩清水顺着修建的灌溉管网流入良田。
“多亏衡阳人大强化监督,打通附近连接江口水库的沟渠,让我们1500余亩农田都种上了双季稻,40多口鱼塘都养了鱼,每年增收150余万元。”祁东县蒋家桥镇腊元村党支部书记周科元对此赞不绝口。这是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守红线”,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法,监督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此惠民利民之举还被省人大常委会评为2024年度全省人大“监督好案例”。
“望”其表,多措并举察民情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积极履行人大监督职责,为农业灌溉体系建设按下‘快进键’,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市人大农业委主任委员江勇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将致力于打通水利“中梗阻”作为“一抓五年”的农业委特色工作之一。
据悉,衡阳市大部分水利设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缺乏常态化的管护,原来水路灌溉出现淤塞断头,“中梗阻”问题越来越严重。不少市人大代表纷纷提出建议,呼吁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
为了顺应民意,市人大农业委把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组织部分委员和代表,采取明察暗访的形式,深入各县(市)区实地察看了5个高标准农田片区以及12个灌区干渠建设现场,并多次召开调研工作座谈会,专题听取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的工作情况汇报。
“闻”其声,多点发力知民意
“我们这配套的水利设施没法用,一遇到干旱,就只能打深井灌溉,真让人头疼!”
“耒阳市马水镇膳田村的水渠倒塌了,需要重新加固修缮!”
“衡南县冠市镇黄竹村电排站的水泵老化,性能降低……”
调研组一项项记录着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把收集到的民声和建议整理成《关于全市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提交给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形成审议意见,推动政府加快补齐农田水利建设短板,为确保粮食安全提供坚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一定要打通农田水利‘中梗阻’,把惠民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调研组负责人掷地有声地说。
“问”其症,多管齐下解民忧
“请问针对农业水利设施前期立项程序复杂这一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衡阳市推进‘小农水’建设进展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
2024年8月27日,衡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的专题询问大会上,一场关于全市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情况的“问”与“答”激烈进行。6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代表如连珠炮般地将一个个“辣味”十足的问题抛出,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审计局5个部门的负责人全力“应考”。

衡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全市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情况专题询问
为了确保此次专题询问有的放矢,市人大农业委精心策划,同政府部门多次沟通,召开全委会和代表专业小组会议进行反复酝酿,认真制订“四不两直”暗访方案,精心撰写暗访视频工作脚本,力求做实常委会庄严之“问”。
“询问始于‘问’,但绝不能止于‘问’,要抓好整改,努力促进询问结果转化为现实需要,确保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正兴在讲话中指出。
会后,市人大常委会把工作报告呈送市委,向市政府再次交办审议意见,持续跟踪整改落实情况。通过有力推动,全市山坪塘清淤整治5446口、提灌泵站改造113处、畅通“中梗阻”渠道409公里,各类农业水利设施已增至44.14万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得到明显提高。
“切”其脉,多方百计惠民生
“把脉、问诊、开方,坚持审议意见办理与执法检查相结合……”如何让监督的“牙齿”更加有力地“咬合”?市人大常委会联动三级人大、五级代表开展农田水利方面的执法检查,体现了“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肃的问责”。
民所盼即为人大所办,在深入了解农业水利不同“脉象”后,市人大常委会第11、19次会议专门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水利建设情况报告,对17件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方面的代表建议进行跟踪督办,下好监督“诊断书”,最终实现了“药到病除”。

在衡阳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衡阳县城坪冲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顺利完工。
引一渠清水,灌一片良田,暖一方民心。在市人大常委会强有力的监督下,市政府按照《湖南省水利厅等六部门关于开展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三年行动的通知》要求,认真落实相关措施,市、县两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专项经费,整合水利、农业专项资金,重点恢复、完善、配套水利设施;对没有水源的地方,重点建设“五小”水利设施。2024年以来,衡阳市争取增发国债水利建设项目260个、国债资金36.04亿元,项目个数和资金量均排全省第一,资金量创下新高,并荣获省人民政府年度水利项目建设真抓实干表扬激励。
春水润良田,优供保丰收。全市增加农田灌溉面积达18万余亩,直接受益群众约37万人,可增加经济收入达2100多万元。衡州大地由此披“绿”生“金”,千里沃野奏响“丰收曲”……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