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盐城人大:点燃“新引擎” 澎湃“新动能”
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人大工作创新活力

来源: “江苏人大发布”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2025年1月中旬,盐城市九届人大五次会议隆重召开,会上,广大代表们围绕各个领域深化改革展开热烈讨论,成为会议审议环节的最大看点。大会明确了盐城人大新一年工作的“路线图”,“围绕一条主线、聚焦两项任务、突出三个重抓”总体工作思路贯穿全年,其中,“重抓人大领域改革”位列“三个重抓”之首。
  2月初,盐城人大专门召开“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勇当五个排头兵为主题的“新春第一会”,“全市人大系统要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有序推进人大领域重点改革任务,为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会上,盐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王荣向全市各级人大投身深化改革宏伟实践发出了“动员令”。
  步入3月,人大领域全面深化改革重点研究课题调研工作部署会召开,这次会议正式鸣响进一步推进人大领域改革的“发令枪”,全市人大系统聚焦事关人大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关键领域,认真进行思考谋划,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努力为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创新活力提供坚实支撑。
  进入2025年,在盐城人大工作布局中,“深化改革”已然作为核心关键词高频呈现,持续释放出以人大领域重点改革引领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强烈信号。
  全方位聚焦改革导向
  改革之要,在于直面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
  与时代同步、与改革同行,是盐城人大进一步把准历史方位、把握时代站位、把牢职责定位,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职责使命。
  自觉把人大工作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这个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是全市各级人大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的起点上纵深推进人大工作,盐城人大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找准人大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使人大工作与全市发展大局贴得更近、扣得更紧,努力推动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在人大工作中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如何更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助力乡村振兴“235”工作机制中“五个聚焦”如何深化?围绕巩固专项行动成果,如何进一步深化“333”生态环境监督机制?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纵深推进,一系列人大领域新课题呼之欲出。盐城人大紧扣“立法空白、监督短板、基层治理”等难点,从群众“急难愁盼”中提炼改革切口,谋划重点调研课题,以“解剖麻雀”的细致与“抽丝剥茧”的耐心,让调研成果既为制度设计提供依据,更让改革举措“接地气、有温度”。
  全覆盖认领改革课题
  改革之效,成于统筹之力。
  人大领域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涉及人大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两个方面改革任务,内容涵盖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机制,强化预决算、国有资产和政府债务监督,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及区域协同立法,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开展人大协商、立法协商,完善论证、评估、评议、听证制度等。
  改革任务艰巨而繁重。盐城人大围绕人大领域改革部署,切实强化系统思维,注重系统集成,广泛发动市人大常委会各委办室、市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南高新区结合工作实际,主动认领课题,将“单兵突进”转为“兵团作战”,以协同之势破解改革难题。
  在调研选题上,做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人大领域改革部署、省人大十个方面的改革重点任务、市委“三个一批”改革事项任务以及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需要改进突破的方面全覆盖和 “立法、监督、两个联系、人大党的建设和基层基础”等领域全覆盖。
  在调研主体上,做到“市人大常委会各委办室、市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南高新区”等对象全覆盖,善借外脑、善用外力,系统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合力,开展联动调研、合作调研,提升调研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全链条实化改革举措
  改革之实,见于行动之果。
  盐城人大立足法定职责,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认真实施年度立法计划,健全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首次开展“小快灵”立法,作出《关于在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决定》,制定全国设区市首部关于海洋经济综合性地方性法规《盐城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一部部创制性立法体现盐城特色,回应群众期待,将立法决策与改革发展决策有效衔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实行正确有效依法监督,精准选题,加强财政经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民生、法治建设领域的监督,创新构建人大助力乡村振兴“235”工作机制,全国首家实现市县乡三级人代会审议乡村振兴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全覆盖,在全省率先设立3个预算监督基层联系点,在全市探索设立20个经济运行观察点,以改革的精神对关系发展全局的重点难点问题,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面对新一年的改革任务清单,盐城人大坚持“年初有谋划部署、年中有动态推进、年终有全面复盘”,做深做实“确定重点研究课题、调查研究撰写报告、成果交流现场观摩、起草形成制度文件”四个关键环节,努力形成一批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前瞻性和创新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成果,为推动新时代盐城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智力支持。
  对于实践中已经形成的好制度,要抓好落实、拓展效果;对于实践中已经有探索尚未形成制度化安排的,要全面梳理、总结经验;对于符合全会明确的改革方向尚未形成工作方案的,要着重加强改革举措研究,积极进行探索实践……盐城人大坚持把转化应用作为调查研究的落脚点,努力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问题、有经验的调研成果,以及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典型和制度机制,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实际举措、转化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好事实事、转化为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全发动凝聚改革合力
  改革之力,源于万众同心。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全会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列为“七个聚焦”之一,对“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作出重要部署,进一步凸显了坚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性。
  汇聚改革合力,需要各方发力。盐城有五级人大代表11500多名,他们来自人民、扎根人民,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盐城人大深入推进“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和“聚焦发展高质量、勇当五个排头兵”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化举办“人大代表讲坛”,深入开展主任接待代表日、主任会议成员联系委员、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活动以及人大代表“家站点”惠民行动和人大代表“亮数字身份”行动,不断提升广大代表建言改革、参与改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积极引导代表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和履职实践,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敢为善为、有为作为,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中建功立业,做到依法履职和在岗建功相互促进。
  坚持上下联动是盐城人大系统工作的鲜明特色,全市各级人大认真落实省人大联动工作机制要求,把握新时代人大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坚持将联动重点工作项目化、清单化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坚持“有特色、能复制、见实效”原则,持续推进“一委一特色”“一县一品牌”工作,努力以改革的精神和务实的举措,打造更多工作品牌和特色亮点,汇聚起全市人大系统创新争先更加强劲的发展态势。
  时代浪潮奔涌向前,改革风帆激荡人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绘就全面深化改革新蓝图,盐城人大正以“闯”的精神、“创”的智慧、“实”的作风,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在制度创新中厚植优势,奋力书写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的崭新答卷。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